上赛季,NBA为了减少“负荷管理”现象,规定球员必须至少出战65场比赛才有资格参与个人奖项评选。这一举措初显成效。那么,为什么不更进一步呢?历史上,得分王一直由球员的场均得分决定。但如果我们将标准改为总得分呢?
今天,我们将回顾那些总得分最高的球员因场均得分不足而未能加冕得分王的赛季。这种情况在NBA历史上多次出现,最早可追溯到1969-70赛季,最近一次则发生在2022-23赛季。
有趣的是,如果以总得分为标准,科比·布莱恩特的传奇生涯将更加辉煌。科比职业生涯中曾两次加冕得分王(2006年和2007年)。但在2002-03赛季,科比的总得分比特雷西·麦格雷迪多出54分,却因场均得分较低而错失得分王。同样,在2007-08赛季,科比的总得分比勒布朗·詹姆斯多出73分,但仍因场均得分不足未能夺冠。
如果以总得分为标准,科比将拥有四个得分王头衔,与凯文·杜兰特和乔治·格文并列历史第三。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詹姆斯在2008年会因总得分低于科比而失去得分王,但他在2017-18赛季的总得分超过了詹姆斯·哈登,因此他仍将拥有一个得分王头衔。
此外,如果以总得分为标准,“飞人”迈克尔·乔丹的得分王次数将从10次增加到11次。因为在1984-85赛季,乔丹的总得分比伯纳德·金多出504分,但金凭借更高的场均得分加冕得分王。
以下是以总得分为标准,未能加冕得分王的赛季盘点:
1969-70赛季:
总得分最高:卡里姆·阿卜杜尔-贾巴尔(2361分,场均28.79分)。
实际得分王:杰里·韦斯特(2309分,场均31.2分)。
1984-85赛季:
总得分最高:迈克尔·乔丹(2313分,场均28.21分)。
实际得分王:伯纳德·金(1809分,场均32.89分)。
1985-86赛季:
总得分最高:亚历克斯·英格利什(2414分,场均29.8分)。
实际得分王:多米尼克·威尔金斯(2366分,场均30.33分)。
1998-99赛季:
总得分最高:沙奎尔·奥尼尔(1289分,场均26.31分)。
实际得分王:阿伦·艾弗森(1284分,场均26.75分)。
2000-01赛季:
总得分最高:杰里·斯塔克豪斯(2380分,场均29.75分)。
实际得分王:阿伦·艾弗森(2207分,场均31.08分)。
2001-02赛季:
总得分最高:保罗·皮尔斯(2144分,场均26.15分)。
实际得分王:阿伦·艾弗森(1883分,场均31.38分)。
2002-03赛季:
总得分最高:科比·布莱恩特(2461分,场均30.01分)。
实际得分王:特雷西·麦格雷迪(2407分,场均32.09分)。
2003-04赛季:
总得分最高:凯文·加内特(1987分,场均24.23分)。
实际得分王:特雷西·麦格雷迪(1878分,场均28.03分)。
2007-08赛季:
总得分最高:科比·布莱恩特(2323分,场均28.33分)。
实际得分王:勒布朗·詹姆斯(2250分,场均30.0分)。
2012-13赛季:
总得分最高:凯文·杜兰特(2280分,场均28.15分)。
实际得分王:卡梅隆·安东尼(1920分,场均28.66分)。
2014-15赛季:
总得分最高:詹姆斯·哈登(2217分,场均27.37分)。
实际得分王:拉塞尔·威斯布鲁克(1886分,场均28.15分)。
2015-16赛季:
总得分最高:詹姆斯·哈登(2376分,场均28.98分)。
实际得分王:斯蒂芬·库里(2375分,场均30.06分)。
2017-18赛季:
总得分最高:勒布朗·詹姆斯(2251分,场均27.45分)。
实际得分王:詹姆斯·哈登(2191分,场均30.43分)。
2021-22赛季:
总得分最高:特雷·杨(2155分,场均28.36分)。
实际得分王:乔尔·恩比德(2079分,场均30.57分)。
2022-23赛季:
总得分最高:杰森·塔图姆(2225分,场均30.07分)。
实际得分王:乔尔·恩比德(2183分,场均33.08分)。
如果以总得分为标准,NBA历史上的得分王归属将发生显著变化。科比、乔丹等传奇球星的得分王次数将增加,而一些因场均得分不足而错失荣誉的球员也将得到应有的认可。这一改变不仅能让数据更全面地反映球员的贡献,也能为球迷带来更多精彩的讨论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