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勇士在附加赛边缘摇摇欲坠,主教练科尔却依然沉迷于“五小阵容”的,甚至不惜用更矮、更瘦的球员硬扛内线。从输给快船掉入附加赛,到被灰熊狂屠51分,球迷们忍无可忍:“科尔是不是脑子坏了?”曾经的“死亡五小”是勇士王朝的核武器,如今的“畸形五小”却成了自爆按钮。科尔到底在想什么?是无人可用,还是战术走火入魔?
一、五小阵容的辉煌与堕落:从核武器到“自杀工具”
勇士的“死亡五小”曾是联盟的噩梦。2015年总决赛,科尔用库里、克莱、伊戈达拉、巴恩斯和格林组成初代五小,以速度和投射颠覆传统篮球逻辑,直接掀翻骑士夺冠。到了杜兰特加盟后的2.0版本,五小更是无解:身高2米11的杜兰特能里能外,格林和伊戈达拉防守铁血,勇士的进攻效率和防守压迫性堪称历史级别。
但如今的五小早已面目全非:库里搭档波杰姆斯基、小佩顿,加上李凯尔和格林,身高最高的是2米06的李凯尔(还经常被顶到中锋位置)。防守端篮板被爆(输灰熊一战内线失分惨不忍睹),进攻端只剩库里单打和外线浪投。五小从“杀人技”变成“自杀技”,科尔却像沉迷旧情的前任,死活不肯放手。
二、科尔为何死磕五小?三大原因揭开谜底
1. 路径依赖:被成功经验绑架的固执
科尔是五小阵容的缔造者,这套打法为他带来4座总冠军。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他对五小的迷信已深入骨髓。即便杜兰特离队、克莱重伤,他仍试图用更矮的球员复刻体系,甚至在美国男篮也坚持三后卫(库里+布克+霍乐迪)。“过去的成功像毒品,科尔已经上瘾了。”
2. 理想主义:追求速度的极端实验
科尔崇尚“快节奏篮球”,认为五小能提速、拉开空间、增强外线火力。但现实是:勇士如今的外线命中率不稳定(输快船一战三分球命中率仅32%),内线又缺乏高度护框,导致攻防两端“两头空”。灰熊主帅詹金斯曾嘲讽:“勇士的五小?我们只需要把球扔进内线就行。”
3. 人员困境:勇士真的没人了?
勇士管理层近年操作争议不断:放走实用内线(如别利察、波特),引进的波斯特尚未成熟,李凯尔和卢尼身高不足却硬扛中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科尔或许也是被迫“摆烂”:不用五小,难道让库里去打中锋?
三、五小的致命缺陷:科尔的“三宗罪”
1. 防守崩盘:内线不设防,篮板被抢爆
五小的核心逻辑是“以攻代守”,但如今的勇士既攻不动,更守不住。输灰熊51分一战,勇士内线失分高达68分,篮板球落后23个。格林身高仅1米98,李凯尔对抗不足,对手甚至懒得包夹库里,直接强吃内线就能轻松得分。
2. 进攻单一:库里累成驴,队友看戏
五小本应靠传切和三分制造机会,但现在只剩库里持球单打。克莱状态下滑,维金斯进攻欲望低迷,年轻球员处理球能力不足,导致库里一旦被锁死,全队直接瘫痪(对阵快船末节仅得18分)。“以前五小是团队篮球,现在是库里一人篮球。”
3. 体能陷阱:小个子撑不住48分钟
五小对球员的跑动和换防要求极高,但库里36岁、格林34岁,老将们根本扛不住高强度消耗。科尔还坚持12人轮换,频繁换人导致默契全无。输给雷霆的比赛中,库明加和TJD搭档内线效果惨淡,科尔却甩锅:“年轻人还需要时间。”
四、附加赛生死局:打灰熊是送人头?
勇士附加赛首轮对阵灰熊,堪称“自投罗网”。灰熊内线有亚当斯和JJJ坐镇,外线有莫兰特和贝恩冲击,专克勇士的五小短板。此前51分惨败已暴露所有问题:灰熊可以放空勇士外线,专注碾压内线;而勇士既防不住莫兰特的突破,也挡不住亚当斯的篮板。
更讽刺的是,科尔还在试验新阵容:让巴特勒客串中锋,试图用“极致五小”对抗灰熊。球迷怒骂:“科尔是不是以为篮球是电子游戏,随便调阵容就能赢?”
五、勇士的出路:科尔必须“断舍离”
1. 放弃魔球思维,回归传统阵容
勇士需要启用身高更高的内线(如波斯特),哪怕牺牲部分速度,也要保证护框和篮板。对阵森林狼时,科尔用小佩顿锁死爱德华兹、希尔德拉开空间的战术,证明高度和防守并不矛盾。
2. 减少无效轮换,稳定核心阵容
科尔本赛季用了28套首发第一。频繁换人导致球员无所适从,附加赛生死战必须固定8人轮换,让库里、格林、库明加等核心找到节奏。
3. 战术升级:别再迷信“死亡五小”
五小可以当作奇招,但不能当常规武器。勇士需要开发新战术,例如库的低位单打、李凯尔的策应,甚至学习掘金的“约基奇式”传切体系。
结语:科尔的豪赌,勇士的绝境
科尔的五小实验像一场没有退路的赌局,赢了是天才,输了是疯子。但现实是,勇士已经输到连底裤都不剩。附加赛对阵灰熊,若再执迷不悟,勇士很可能成为史上最惨淡的“王朝球队”。“忠言逆耳,良药苦口”——留给科尔反思的时间,真的不多了。